English

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

1999-03-31 来源:光明日报 靳岳滨 我有话说

无籍借读生是我国基础教育高中学段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无”字,一个“借”字,形象地刻画出他们在学校的低下地位和无奈的处境。由于这个群体在一些大中城市的某些学校主要是重点中学中,约占实际就读人数的10—20%,占正式生的20—30%,且随着“普高热”的持续升温和升学竞争的日趋激烈呈增长势头,因此借读现象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

首先对有关概念作一点说明。

借读生不是现在炒得很热的“择校生”。择校生是指家长通过交纳较多的费用,选择自己认为较好的学校让孩子就读。何谓借读生,何谓无籍借读生,情况比较复杂。借读生是指没有取得某校正式生资格,又在该校就读的学生,类似过去的旁听生。无籍借读是相对于有籍借读而言的,有籍借读是教育行政部门为解决那些随父母工作流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的,没有学校所在城市户口的适龄儿童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一项措施。通过每学年交纳较为合理的统一标准的借读费,取得学籍,享受与正式生基本相同的待遇。

无籍借读生顾名思义,指无正式学籍借读于某校的学生。无籍借读主要在高中阶段。由于多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如求职的激烈竞争,用人单位的高学历要求,对独生子女的较高期望值等等,形成了全国性的“普高热”。升入重点中学,将一只脚先跨入大学门坎已成为家长的普遍追求。当孩子以几分或是更多之差未能进入重点中学的时候,家长们在失望之中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到重点中学借读。家长向学校交纳借读费自愿捐资助学,学校则接纳该生随班就读,但无正式学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无须教育行政部门的介入。

站在家长的角度,这种“捐资”透着多少失落与无奈。只要家境不是太差,现在的家长都愿为孩子的前程作最大的教育投资,甚至不惜倾其所有。“我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指进重点中学借读)读不读得出来是他(孩子)的事,只要他将来不怨我。”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心态下,行为难免盲目。

学校的态度则是愿意招收借读生。借读费事实上已成为一些学校一种创收来源。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高中正式文科生只有90多人,却编了每班不少于50人的四个文科班,其余均为借读生,借读生人数及其在经费上的贡献可见一斑。借读生因无借读学校的正式学籍,因而学得好与坏都决不会影响该校的升学率,又因为借读生回其学籍所在学校参加高考,他们的升学状况,借读学校甚至都无法得知,也无需打听。由于不必对借读生承担任何实质性的责任,因而要求教师一视同仁的对待正式生和借读生,在实际上也是难以做到的。

夹在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借读生,个中酸甜苦辣怎一个“借”字了得。在借读学校,大到公布成绩小到列名单,排座次,他们时时感到自己入了另册,如芒在背;在家里,家长的“巨额”投资和急于回报的殷切期待,像铅一般沉重的压在心头,使他们感到不安、烦躁和自责;而在其学籍所在学校(即原校)也是左右为难,外出借读本身被视作对该校教学质量的信不过,外出借读学好了还好说,对学校有利,学得不好埋怨颇多。学校的一般做法是借读可以,留下“买路钱”,交纳外出借读费或学籍保留费,颇有点吃空额的味道。与择校生,有籍借读生相比,无籍借读生交纳的费用可能更高(因是“随行就市”无统一的收费标准),但因为缺少就读学校的学籍这一至关重要的身份,因而其待遇不可与之同日而语。少有关爱、少有保障、少有理解、少有尊重,无籍借读生成了里外不是,左右不是的学校里的边缘人。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学习本身。虽然借读生一般都比较努力、用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却因种种原因不大跟得上,自信自尊受到一定的打击,变得比较敏感脆弱,长期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体社会化发展受到影响。

如何看得无籍借读现象?如何对待无籍借读生?是一个不应忽视却又很难一下说清楚的问题。

正是因为无籍借读现象广泛存在,无籍借读生也已成为一个人数众多,处境不利的特殊群体。简单禁止,可能禁而不止;任其发展则后患无穷。千万不要等到非抓不可的时候再来狠抓或猛抓。能否因势利导,寻求一些合乎教育规律,满足教育需求,吸纳社会投资,保证各方权益,充分有效的利用优势教育资源,最终有利于学生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发展的,相对合理的对策。让那些人为的学校边缘人——无籍借读生们走回教育者关注的视线,体现他们和正式生们同等的生命价值。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科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